秋季家禽要防好下面幾種病
一、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秋季尤其后期是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高發季節。由于晝夜溫差大,冷應激是造成該病發生的重要的因素。另外秋天空氣干燥,氣管粘膜表面的纖毛很容易受損,致使病原很容易侵入,并定殖到呼吸道,從而引發疾病。
針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控,科學的免疫是基礎,通過免疫確保雞群具備均勻有效的抗體,以抵抗野毒的侵害。環境控制是關鍵,就是在飼養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溫與通風之間的關系,減少溫差、降低冷應激。健康的雞群體質是保障,體質好,免疫系統發育健全,減少感染和發病的幾率,減少各類應激,防止破壞機體正常規律,避免病毒入侵通道的打開。
二、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秋季常發疾病之一。產蛋高峰期的雞群易感,抗體水平低的雞群易感,體質差的雞群易感。
防控禽流感的關鍵就是疫苗免疫。首先要篩選安全有效的疫苗,確保免疫毒株為當前流行毒株;其次是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按照免疫程序免疫,通過免上免好有效確保免疫質量,減少免疫應激。最后是均勻有效的抗體,根據免疫日齡定期檢測,監測抗體水平,監控雞群健康狀態,根據抗體高低,適時補免。
另外,由于候鳥的遷徙,造成大量的病原散播。在防控該病時還應做好環境控制,避免病原傳入。禽流感病毒在外界干凈的環境中存活能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嚴格落實生物安全,做好隔離消毒對于禽流感的控制非常有效。
三、雞支原體
雞支原體體目前是行業內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疾病。雖然發病不及禽流感對雞群死亡以及傳染性那么大。但是,其發病不僅對雞群本身的生產性能造成損失,更重要的是其對下一代造成的垂直傳播影響損失更嚴重。所以要更加關注對該病的防控,尤其是種雞場。
防控該病核心就是確保引入的雞群是潔凈的,無雞支原體的。其次確保場區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因雞支原體可通過空氣、接觸等水平傳播,所以防控該病應嚴格落實隔離消毒,將病原隔絕門外。最后是健康的雞群體質,雞支原體會因條件致病,體質差、應激也是導致雞群發病的重要因素。
日常管理中,一是合理安排免疫程序,避免免疫應激的疊加;做好通風管理,避免冷熱應激。二是使用全價飼料,適當的補充維生素、益生菌等調節機體內的環境,確保雞群營養均衡,提高機體抵抗力。
四、傳染性鼻炎
傳染性鼻炎在秋季和冬季最常見。該病是集約化養殖場中一個常見問題。任何年齡段雞都易感,但幼雞一般不太嚴重。成年雞,特別是高產蛋雞,發病潛伏期短,病程長。
在不同日齡雞群混養的雞場,當雞從育雛舍轉移到感染雞群附近的育雛舍時,通常1-6周后會發生該病。雖然傳染性鼻炎發病率較高,但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
感染后表現呼吸困難,鼻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面部水腫和結膜炎,眶下竇腫脹內有黏液或干酪樣分泌物。
疫苗免疫是防控該病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該病不同菌株間的交叉保護較差,所以要結合場區所在的地區、場區內該病的發生及流行情況,進行疫苗內菌株的選擇。疫苗免疫的****日齡為 40天-100 天。具體的接種日齡和次數,要根據場區的發病情況來確定。
對于雞傳染性鼻炎的治療,磺胺類藥物或大環內酯類藥物都能夠達到顯著的效果。雞傳染性鼻炎的危害性相對不高,做好其病原體的控制工作,控制傳播途徑,及時治療病雞等都能對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但雞傳染性鼻炎治愈后容易復發,且康復的帶菌雞是主要的傳染源,所以不提倡從不明來源處購買種雞公雞和開產雞。同時在對患病雞進行治療時,還需對健康雞進行滅活疫苗免疫以防感染。
- 上一篇:冬季養好雞要做好飼養管理7階段 [2020/12/9]
- 下一篇:鴨子飲水給藥的注意事項和技巧 [20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