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醫分析為什么當前更多的疾病頻發難治
目前,養殖行業已深陷于“找疾病,查病原,除惡務盡”思維怪圈中,不少病是越來越難治,藥費飆升,層出不窮。畜禽治病不愈,我們以往第一反應就是繼續在孱弱不堪的機體“戰場”上,派上更多抗生素與病原菌糾纏對抗。也就導致了當前畜禽普遍出現免疫抑制等各類復雜的狀況,治療效果差。
為什么這樣?從中獸醫的角度講一講。
首先,養殖需要重視維護好畜禽自身的“自主權”問題
養殖要按環境與各生理階段需求,適時幫助增強體質和免疫力,保持內環境穩定與環境中的一般變化相適應。而不是要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圈舍里就兵荒馬亂了;一發病就立即拿一些抗生素來幫助代打;預后也不觀察其采食是否恢復。所以,應合理調控和各要素匹配下,結合保健調理,要使畜禽能獨立地健康地生長,盡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達成能從飼料到肉蛋奶的轉化。
其次,疾病的治療要尊重遵守機體的一般抗病規律
疾病發生就是正邪博弈的結果,病原是外因,而正氣是內因作為主導因素。機能狀態決定癥狀,而癥狀又反應出正氣要驅走邪氣達成康復的能力和趨勢。治療方向必須得與這種趨勢相一致,順著它幫著它,給它一些便利,輔助正氣,在造成不可逆變化前把外邪驅除出去,而不要給予阻礙和相反的打擊。發燒了要選辛散清涼;水腫、飲邪泛濫了就要利尿發汗,沉郁,食欲萎靡了就要立馬來振奮機能。發揮中藥功能屬性,損有余而補其不足。
治病先求因,而不是消除病的結果
以為癥狀一時沒了就萬事大吉了,不知一旦錯治和失治了,按表里以及臟腑經絡傳變,惹出更多繼發癥,也就更難治愈。如:風寒感冒了用上些傷脾腎的藥物;已經高燒了還在益氣固表;一有病毒先上清熱解毒;大量抗生素挫傷陽氣等等。有的效果一時有效,但正邪的矛盾依然有,只是轉移了斗爭的戰場。只有辨證后用藥,來疏導與調節使一切機體的異常狀況的改變,使其各功能平衡了,鞏固團結了所有有利的因素,再也沒有外邪侵入條件,才保證真正消除了病因。
動保中獸醫藥始終堅持保障畜禽全程的健康,來高效完成飼料營養轉化的這一目標,來服務好畜牧,這與我們養殖最高追求保持一致,健康社會人人,更生態也更加環保,這一定符合大的趨勢。中獸藥的原料是安全的,中獸醫藥的思維也是科學的,腳踏實地做好產品調理好畜禽,培育建立機體的基礎功能,提高適應力,防病治病,幫助達成畜禽養殖高效、高質的目標。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對比抗生素的使用,談中獸藥在畜牧養殖中六點優勢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