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藥在認知上的誤區
2021/5/13 17:08:18 點擊:
一、中獸藥效果比較慢
確實,家禽的消化道短,小腸段約140cm,為體長的5-6倍,而直腸僅8-10cm(為小腸的1/14),而羊為27倍,豬為14倍,造成了藥物在體內消化吸收效果比較差。這使得中獸藥散劑在家禽上的使用,吸收利用率比較低,用量也只能加大。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二部中明確規定大部分的中藥散劑用量為每只雞1-3克,而我們的臨床中很多純中藥散劑用量是1公斤1噸料,然后使用效果不好說是藥的問題,其實多是藥物含量低或用量不足的問題。
當然,中藥其實藥效不一定慢,根據不同的藥性、配方和劑型,見效快慢不同。首先從中醫的治病思路上,本來就是要分輕重緩急,當快則需快,當慢則需慢。再次,劑型也影響很大,口服液、注射液自然快于散劑。最后,從疾病的病癥不同,對治療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要求。救命當快,如黑金剛在治療瘟熱疾病,基本上2天可見效,溫補需慢,如旦多樂、肥雞寶在調理生產性能時,需要小火慢煨,不能著急?傊,藥有藥性,不是中藥效果慢,而是你要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中藥,而不是用西醫的理論去驗證中藥。
近年來,發酵中藥發展如火如荼。確實,中藥通過仿生發酵后,消化吸收率得到很大提高,藥物實際用量也大大下降,確實能夠做到1公斤拌料1噸料還有效的地步。比如丁小免,就是通過以丁酸梭菌為主的復合菌液,將黃芪、甘草、刺五加等中藥恒溫發酵7天左右,從而使得其使用量大大降低,一公斤拌料1噸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二、中藥都無毒,可放心隨便用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中藥,都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其實這也不盡然。在合理的配方之下,用量合適,確實相比西藥,毒副作用比較低。它不會西藥那樣,需要通過肝腎的代謝來發揮作用,然后還要通過代謝來排出,繼而造成肝腎的負擔,甚至損傷。
中藥有“十八反和十九畏”,講究君臣佐使,才能效果****。用量也應該根據體重或者采食量準確計算才行,安全范圍也并非無限制,合理范圍是安全的,但嚴重過量也會有副作用的。如果成分中再含有副作用大的中藥成分,則更要注意用量的把控。
三、用西醫理論去看待中藥功能,抗病毒抗菌
西醫治療重在針對性,找病源病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中醫是辯證論治,把整個身體和環境甚至宇宙看成一體,有問題必然是平衡被打破,治療以調節平衡為主,靠自身系統運轉來治病并能夠健康起來。中西醫的臟腑是完全不一樣的,中醫有五臟六腑氣血營衛之分,中藥有性味歸經之分。如果用西藥理論去分西藥,什么抗病毒藥、抗菌藥,甚至要把中藥有效成分提純后做成顆粒劑、純粉等使用,實際上和中藥是完全背道離馳了。
例如板青顆粒歸經:心、肺、胃、脾。所以用來治療上焦肺胃實熱引起的常見疾病,許多臨床的獸醫把其用做全身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這顯然效果不好。還有雙黃連口服液歸經是“肺、心”經主治上焦的疾病,對上呼吸道感冒效果較佳。有些人把它作為抗病毒藥,去治療瘟熱流感,造成病情的延誤。
四、中西藥可以隨意搭配
中獸藥和化藥不是誰都可以搭配的。例如:雙黃連口服液是純中藥口服液,很多人認為可以和西藥隨意搭配,但實際上雙黃連口服液不能和多西環素、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藥等同時使用。雙黃連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綠原酸會和多西環素、喹諾酮類類藥拮抗而產生沉淀。雙黃連口服液中的金銀花與氨基糖苷類、磺胺類藥混合使用,也會雙雙療效降低。甘草顆粒會遇酸沉淀,遇堿溶解,而我們大部分的中藥口服液和化藥水溶液都是酸性的,所有甘草顆粒在臨床應用中盡量單獨使用。
五、中獸藥可以和疫苗同時使用。
許多中藥的某些成分會對病毒、細菌有一定的抑制或直接殺滅作用,例如:白頭翁、魚腥草、柴胡、黃連、大黃、連翹、大青葉、板蘭根、二花、穿心蓮、甘草、蒲公英、麻黃、蒼術、五味子、蠶砂、桑葉、青篙、馬鞭草、地丁、木賊、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三七、女貞葉、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風、薄荷、吳茱萸、辛黃、虎杖、側柏葉、茵陳、厚樸、桂枝、菊花、野菊花、黃柏、蛇床子等,同時和疫苗使用,則可能會影響疫苗效果。
很多中藥口服液在生產中會用到苯甲酸和苯甲酸鈉,這兩種成分對活疫苗都有相對的滅活作用,所以應當避免疫苗和中藥口服液同時使用。如果確實想使用,可以間隔24小時以上。
確實,家禽的消化道短,小腸段約140cm,為體長的5-6倍,而直腸僅8-10cm(為小腸的1/14),而羊為27倍,豬為14倍,造成了藥物在體內消化吸收效果比較差。這使得中獸藥散劑在家禽上的使用,吸收利用率比較低,用量也只能加大。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二部中明確規定大部分的中藥散劑用量為每只雞1-3克,而我們的臨床中很多純中藥散劑用量是1公斤1噸料,然后使用效果不好說是藥的問題,其實多是藥物含量低或用量不足的問題。
當然,中藥其實藥效不一定慢,根據不同的藥性、配方和劑型,見效快慢不同。首先從中醫的治病思路上,本來就是要分輕重緩急,當快則需快,當慢則需慢。再次,劑型也影響很大,口服液、注射液自然快于散劑。最后,從疾病的病癥不同,對治療的速度也有不同的要求。救命當快,如黑金剛在治療瘟熱疾病,基本上2天可見效,溫補需慢,如旦多樂、肥雞寶在調理生產性能時,需要小火慢煨,不能著急?傊,藥有藥性,不是中藥效果慢,而是你要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中藥,而不是用西醫的理論去驗證中藥。
近年來,發酵中藥發展如火如荼。確實,中藥通過仿生發酵后,消化吸收率得到很大提高,藥物實際用量也大大下降,確實能夠做到1公斤拌料1噸料還有效的地步。比如丁小免,就是通過以丁酸梭菌為主的復合菌液,將黃芪、甘草、刺五加等中藥恒溫發酵7天左右,從而使得其使用量大大降低,一公斤拌料1噸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二、中藥都無毒,可放心隨便用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中藥,都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其實這也不盡然。在合理的配方之下,用量合適,確實相比西藥,毒副作用比較低。它不會西藥那樣,需要通過肝腎的代謝來發揮作用,然后還要通過代謝來排出,繼而造成肝腎的負擔,甚至損傷。
中藥有“十八反和十九畏”,講究君臣佐使,才能效果****。用量也應該根據體重或者采食量準確計算才行,安全范圍也并非無限制,合理范圍是安全的,但嚴重過量也會有副作用的。如果成分中再含有副作用大的中藥成分,則更要注意用量的把控。
三、用西醫理論去看待中藥功能,抗病毒抗菌
西醫治療重在針對性,找病源病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中醫是辯證論治,把整個身體和環境甚至宇宙看成一體,有問題必然是平衡被打破,治療以調節平衡為主,靠自身系統運轉來治病并能夠健康起來。中西醫的臟腑是完全不一樣的,中醫有五臟六腑氣血營衛之分,中藥有性味歸經之分。如果用西藥理論去分西藥,什么抗病毒藥、抗菌藥,甚至要把中藥有效成分提純后做成顆粒劑、純粉等使用,實際上和中藥是完全背道離馳了。
例如板青顆粒歸經:心、肺、胃、脾。所以用來治療上焦肺胃實熱引起的常見疾病,許多臨床的獸醫把其用做全身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疾病,這顯然效果不好。還有雙黃連口服液歸經是“肺、心”經主治上焦的疾病,對上呼吸道感冒效果較佳。有些人把它作為抗病毒藥,去治療瘟熱流感,造成病情的延誤。
四、中西藥可以隨意搭配
中獸藥和化藥不是誰都可以搭配的。例如:雙黃連口服液是純中藥口服液,很多人認為可以和西藥隨意搭配,但實際上雙黃連口服液不能和多西環素、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磺胺類藥等同時使用。雙黃連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綠原酸會和多西環素、喹諾酮類類藥拮抗而產生沉淀。雙黃連口服液中的金銀花與氨基糖苷類、磺胺類藥混合使用,也會雙雙療效降低。甘草顆粒會遇酸沉淀,遇堿溶解,而我們大部分的中藥口服液和化藥水溶液都是酸性的,所有甘草顆粒在臨床應用中盡量單獨使用。
五、中獸藥可以和疫苗同時使用。
許多中藥的某些成分會對病毒、細菌有一定的抑制或直接殺滅作用,例如:白頭翁、魚腥草、柴胡、黃連、大黃、連翹、大青葉、板蘭根、二花、穿心蓮、甘草、蒲公英、麻黃、蒼術、五味子、蠶砂、桑葉、青篙、馬鞭草、地丁、木賊、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三七、女貞葉、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風、薄荷、吳茱萸、辛黃、虎杖、側柏葉、茵陳、厚樸、桂枝、菊花、野菊花、黃柏、蛇床子等,同時和疫苗使用,則可能會影響疫苗效果。
很多中藥口服液在生產中會用到苯甲酸和苯甲酸鈉,這兩種成分對活疫苗都有相對的滅活作用,所以應當避免疫苗和中藥口服液同時使用。如果確實想使用,可以間隔24小時以上。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諾達藥業中獸醫藥品牌如何確立的? [20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