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引發豬流感的防治措施
豬流感是豬群在冬季和早春等寒冷與天氣驟變時節常易發生的一種疾病。這種豬病多發生于晚秋、寒冬和早春,但以冬季最為嚴重,常呈地方性流行。此病發病率高(可達10%以上),死亡率低(小于1%),病程短,潛伏期2~7天。不同品種、年齡和性別的豬均具有易感性。
寒冷、潮濕、長途運輸、擁擠、饑餓、飼料改變以及寄生蟲等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發生。病毒主要存在于病豬的鼻液、氣管和支氣管滲出液、肺和肺門淋巴結等處,可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經呼吸道引發感染,傳播速度很快?祻拓i和隱性感染豬可長時間帶毒,是豬流感病毒的重要儲存宿主,也是導致日后發生豬流感的重要原因。
感染豬流感的豬會發病突然,體溫迅速升高到40.5℃—41.5℃,嚴重的高達42℃,病豬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肌肉關節痛,不愿走動,常橫臥在一起,強迫其行走時往往跛行,捕捉時發出尖叫聲。
病豬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并伴有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音似犬叫。眼、鼻分泌物增多,鼻腔中流出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眼結膜潮紅;钾i糞便干硬,表面帶有黏液,小便短小色黃,體重下降,機體衰弱,此時如不并發或繼發感染,一般極少出現死亡。多數可在7天后康復。
如繼發其他病毒或細菌(如巴氏桿菌、支原體、鏈球菌等)感染時,則病情加重,常因發生肺炎而死亡,死亡豬只往往可見腹部、臀部、耳尖皮膚發紺,鼻孔流出白沫或濃稠鼻涕。懷孕母豬感染時,可出現流產、早產、產木乃伊胎、死胎及產出弱仔數增多等。弱仔豬大部分于哺乳及斷奶前后死亡,存活的則轉為慢性病,持續咳嗽,消化不良,病程可持續1個月以上,最后衰竭而死。
豬流感的診斷首先可根據發病季節及天氣情況,以及豬只突然發病,傳播迅速,呼吸道癥狀明顯,持續高熱,鼻液增多,咳嗽和呼吸困難,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都發病,且發病率高、死亡率低的流行特點再結合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可做出初診,要進行確診可根據實驗室檢查。
對于豬流感的防治應堅持防重于治的原則,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1.建立并執行嚴格的衛生防疫制度,防止外來疫源的傳入。
2.做好日常飼養管理。保持豬舍清潔、干燥,保暖、通風,飼喂全價均衡飼料,提高豬只抗病能力,定期對飼養環境和豬舍進行消毒(消毒時選用對呼吸道刺激較小的藥物),定期對豬群進行驅蟲,防止豬群過于擁擠,盡量減少飼養過程中的應激反應,以維持豬群正常的免疫應答。
3.對發病豬只要進行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發生豬流感的豬只要及時進行隔離,同時欄圈、飼具要用2%的火堿溶液消毒,剩料、剩水進行深埋或無害化處理。
治療時除了給病豬提供充足、清潔的飲水,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以提高豬體抗病力之外,還要給患豬使用抗病毒和解熱鎮痛藥進行清熱解毒,中獸藥板青敗毒顆粒+卡巴匹林鈣,呼吸道配合使用麻杏石甘顆粒,同時防止繼發感染。
- 上一篇:夏季常見附紅細胞體病,中獸藥有防治辦法嗎? [2021/6/13]
- 下一篇:豬體內毒素多了怎么辦? [2021/3/26]